"千年古韵续新篇:镇江丁角村庙会再现传统盛况,古老村落焕发生机"



长三角资讯讯 (李国平/文图2024年5月8日,即(农历四月初一),是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南宫村丁角自然村的庙会集市,今年的丁角庙会虽然摊位和游客没有以往多,但是仍然有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前来赶集,大小摊位也依次在丁角村中心摆开。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是一年一度宝堰丁角村的庙会集市,今年仍然在延续这个千年古村的庙会文化。

 

丁角村今年76岁的老人顾柏春告诉记者,自从他懂事的那一天起,就听父辈和村里的老人说,自己所在的丁角村在遥远的过去是了不得的,村里大多数是木质结构的楼房,古建筑上都有风火墙和马头墙及拴马石,村里青石板街道纵横交错,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是丁角村盛况空前的庙会集市,每年这一天,四邻八乡的男女老幼涌向这里,村里村外,桥上桥下与河道两岸人山人海,骑马的,坐轿的,行船的与各种各样做小买卖,做小手艺的川流不息。后来丁角人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了我国有一幅传奇名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都城内外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丁角村里许多人将古画与自己的丁角村一对照,居然与丁角村高度相仿。

 

在镇江南乡一带,一直有先有丁角后有宝堰的说法。丁角附近的丁角山曾经发现了许多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墓葬。据《丹徒县志》、《宝堰镇志》等一些地方史料记载,丁角村早在1000年多前的北宋时期就比较繁荣,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7年)当时的丁角是一个大镇,是镇江丹徒境内最大的三大集镇之一。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2年),当时丁角镇的繁荣兴旺达到高潮。后来到了南宋初年,当时的丁角镇仍然兴旺,闻名南乡的通济河前身(破岗渎,三国时期孙权开挖)就在丁角附近,通济河上游为丁角河就发源与丁角,镇江南乡上茅山的古道就是从丁角穿镇而过,所以,千百年来丁角依仗着水路和陆路兴旺发达。到了清乾隆年间,丁角河道水路有所改变,丁角河渐渐枯竭,丁角水系改变后,丁角下游叫“堰坝”的小村曾经是渔民打渔晒网的地方,后来渐渐依靠水路开始繁荣开来,由于经常水淹人们的住处,人们筑堰拦水,视堰为宝,宝堰地名从那时起叫了起来并一直延用至今,繁华千年的丁角镇随着水路的改变也演变成现在的一个古村落。

 


历史上丁角古村遭受到无数次浩劫,在清末和抗战时期,丁角村曾三次遭清军与太平军战火焚烧。抗日战争时期,又先后被日军三次扫荡焚烧村庄,古村落建筑几乎被战火摧毁殆尽,现在仅存的一些古建筑也岌岌可危,但古河道幸存了下来,古桥遗址和古村落的格局也幸存了下来,特别是古时的庙会集市——丁角庙会,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一直延续了下来,每年到了农历四月初一这一天,全村家家户户高朋满座,村里村外人山人海,青石板街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昔日集市繁华的喧嚣经久不衰,就现在的丁角庙会也像春节一样热闹。

 

 

据丁角村所在的宝堰镇南宫村党委书记张映金介绍,丁角村在2020年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传统村落,该村现有300年古井、石雕人脸和石雕八卦等历史要素,丁角村除了每年农历四月初一盛况空前的丁角庙会,还有流传千年并传承下来的民俗舞蹈“舞狮子”等一些传统技艺仍在焕发着生机。此外丁角村还与红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一批抗日的平民英雄,其中在1937年12月4日牺牲的张洪春,张洪春曾经面对数百名日军的屠刀毫不畏惧,他大义凛然,敢于和凶残的日军斗智斗勇,在千钧一发之时救下了村里的300多名老百姓,张洪春牺牲后,全村人为他立碑建亭,代代祭祀。还有丁角村的小铜匠顾喜子,在抗日战争时期白天走村串户为老百姓修锁配钥匙,到了晚上在自家的阁楼上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修枪,连续多年修枪数百支,而且从不计报酬。



热点活动
苏容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