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榜样丨毕玉亭:90后女孩20年倾情传承 让古老昆曲与更多年轻心灵擦出火花

长三角资讯 在濠河边的凉亭里唱一曲《牡丹亭·寻梦》,在濠西书苑献演一出《懒画眉》,在五三美术馆深情演绎一段《牡丹亭·离魂·集贤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五批昆曲传人,南通90后女孩毕玉亭10岁开始学习昆曲,师从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梅花奖得主、“昆大班”国宝级艺术家梁谷音。在学有所成后,身为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家乡传播昆曲文化,并通过新媒体,让古老的昆曲与更多年轻的心灵擦出火花。

 

2024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3周年,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剧演员“昆大班”从艺70周年。端午小长假期间,趁着毕玉亭回通契机,记者采访了解她与“百戏之祖”昆曲结缘、用20年青春年华倾情传承昆曲文化的故事。

一入昆曲“误”终生

对于艺术,毕玉亭似乎有着一种天赋。从小,她就在南通市文化宫学习唱歌、朗诵、舞蹈等,是当时通师二附才华出众的“童星”,在校园各类艺术节上总能看到她灵动的身影。10岁那年,她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戏剧表演昆曲专业在全国招生。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发源于元末明初的苏州府昆山县,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600多年。

“当时竞争非常激烈,全国6000多人报名,最终只录取50多个。我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毕玉亭说,10岁起,她就开始了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艺术之路:离开父母,寄宿学习,每天苦练基本功。

 

毯子功、把子功、腿功、身训、拍曲……学艺期间,毕玉亭每天都很辛苦。“早晨6点就起床了,不吃早饭就要开始做1个小时的‘早功’,要练习翻跟头,还要学会熟练挥舞刀枪棍棒。白天还有各类文化课,晚上还要继续练功复习,比如,跑跑圆场、走走台步。”毕玉亭回忆,第一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来了个“下马威”——要求每个人完成劈叉,结果所有人都在压腿的时候疼哭了。

与这些“痛苦”的练功相比,毕玉亭更喜欢拍曲课。她解释,所谓“拍曲”就是手打节拍。昆曲传统上以“工尺”符号标记旋律,以“板眼”标记节奏。鼓师左手持檀板,右手执鼓签,常见的“一板三眼”就是第一拍打板,后三拍击鼓。“昆曲的旋律总是让我听得意犹未尽。”

入学第二年,毕玉亭正式接受恩师梁谷音的授课。“老师是‘昆大班’学员,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剧演员之一。”当时,梁谷音老师已是古稀之年,但为了培养下一代昆曲传承人,又重新回到讲台,用心教授“孙辈”学生。这让毕玉亭非常感动。

 

2005年到2010年,从初一到高三,从10岁到16岁,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戏剧表演昆曲专业,毕玉亭接受了6年一贯制的系统昆曲教育,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成功蜕变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因为成绩优异荣获“幽兰芬华”顾铁华振兴昆曲奖学金。2011年到2015年,她在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攻读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上海昆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

穿越时空的戏曲之韵

“昆曲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一提起昆曲,性格内敛安静的毕玉亭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或许是个性使然,她尤其喜爱扮演“闺门旦”,在扮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时,甚至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我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痛。每当全身心地沉浸在昆曲中,我仿佛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我就是古代的杜丽娘。”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从2006年起,毕玉亭就跟随上海戏剧学院在江浙沪一带演出,拥有丰富的昆曲舞台表演经验。2008年她在上海大剧院参加“幽谷清音”主教老师梁谷音昆曲艺术传承专场演出;2009年赴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雏凤清声”昆五班汇报演出,担任主持人;2010年参与百余场世博会园林梦幻版《牡丹亭》演出;2013年在“上戏有戏”系列展演“兰心蕙质、百日百出”中担任主持导赏,并出演《蝴蝶梦·说亲》、饰演全本《南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同年参演上海戏剧学院新编大戏《宝黛红楼》,饰演花袭人一角;2016年,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参演《牡丹亭》;同年,参加俞振飞昆曲厅周周演……近年来,她先后斩获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金奖十佳、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人才奖等殊荣,凭借独特的古典气质和出色的舞台感染力,成为上海昆剧团新生代昆曲演员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为了进一步提升昆曲表演水平,走出校门后,毕玉亭同样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并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让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出时代光彩:2013年被推荐旁听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导演大师班学习;同年参加上海SMG东方电视台实习,参加多期麒麟周刊“中国式奢侈”栏目节目录制,并表演昆曲;2014年参加亚太戏剧节的剧场管理实习工作;2014年暑期赴英国伦敦Guildhall音乐戏剧学院参加音乐剧学习并在当地剧院演出,同时受伦敦大学博士邀请在爱丁堡孔子学院与其完成昆曲演讲。

因戏结缘的“不了情”

昆曲,点燃了毕玉亭的艺术生命,也在冥冥之中给她带来了一段因戏结缘的爱情。

“我是梁谷音老师的资深戏迷。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娶一个会唱昆曲的老婆,一辈子百听不厌。”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林家正尽管是个标准的理工男,但骨子里却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文艺情结。大学期间,他专门选修了中文系的戏曲诗词课,并有幸结识了台湾知名剧作家、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在她的指导下,林家正开始尝试戏曲剧本创作。一次观看昆曲演出后,他对美丽大方的毕玉亭一见钟情。

对于昆曲艺术共同的爱好让这对年轻人很快走到一起。去年6月,这对志趣相投的神仙眷侣登记结婚,林家正也正式成为一名南通女婿。

 

事实上,早在2009年,毕玉亭就曾回到家乡南通,参加在更俗剧院献演的“雏凤清声”昆五班汇报演出出演《双下山》。如今,夫妻俩一到节假日就会驱车回通,参加各类文化沙龙、雅集,在濠河之畔积极传播昆曲文化。

去年9月,在五三美术馆举行的“茶弦月色”中秋雅集活动上,毕玉亭和梅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娅妮同台演出,向南通市民展现了昆曲、古琴两大世界级非遗的独特魅力,也用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年轻人弘扬传统文化的别样担当。当晚,毕玉亭身着两套不同的衣服,表演了《牡丹亭》的两个名段,令人久久回味。来自浙江的“新南通人”钱乐用手机全程拍摄记录。他说,虽然是第一次听昆曲,但听一次便不能忘。

毕玉亭还在老公的支持下,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积极开展昆曲文化的自媒体传播。濠河之畔,妻子动情唱昆曲、丈夫在旁拍摄视频的场景,也成为他们之间最美的爱情故事。

 

“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30岁的毕玉亭表示,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这给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她和先生将共同携手,通过更多新媒体手段,让古老的昆曲艺术与更多年轻的心灵擦出火花。

 

 

 



热点活动
苏容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