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致力于育种科研的“水稻专家” ——记镇江市农科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杨图南

长三角资讯图文/王敬根  叶兆国)七月,镇江这片蓬勃繁茂的土地上,稻田翠色似海,美景如画。当我们尽情享受这份丰收的希望和幸福生活的背后,却无法忘记无数农业战线工作者曾经默默的耕耘和守护。十七年前,也是在这如火的七月,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党的好干部一个正如袁隆平式的水稻专家杨图南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人,虽仙逝,但留下来的是优良的水稻品种,是孜孜追求科研的精神财富。杨图南将一辈子心心念念的种子交到了我们后人的手里,这粒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无数人受此荫蔽。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无私奉献了一生,我们不应让历史的尘埃将他的英名埋藏,镇江人民会将他的精神和名字一代代传

 

杨图南1938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市北郊一户清贫的农家童年艰苦的经历,使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他深爱农村、深爱农民,他立誓要改变他们贫困的面貌。1957年,杨图南考入南京农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如饥似渴的学习向着他的宏伟目标迈出坚定的第一步。196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以极大的热忱,忘我地投入其中,一干就是40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生的理想和诺言

镇江农科所创立之初,一穷二白,甚至连办公用房都不能保障,条件异常艰苦。杨图南怀揣报国之心、兴农之志,豁出一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镇江地区农业的起步和发展殚精竭虑、拼尽全力。为加速育种进程,他与助手们常年累月在镇江、福建、海南三地穿梭往返,旅途艰辛、生活艰苦,有时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但是他始终不曾动摇烈日下的田间地头总能见他那单薄黑瘦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镇江水稻选育进度成倍提高,为镇江地区的农业赶超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代遗传选种专业的专家,杨图南始终战斗在科研一线,他带领团队成功地培育出早、中、晚、籼、粳、糯水稻新品种20多个,先后获各项科技成果奖33多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中熟新品种竹系26”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优质抗病中熟中粳新品种镇稻88的推广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从刚开始没有自己的试验田,没有一个现成的选种材料,到育成创世界记录的水稻新品种,杨图南和他的团队成功结束了我省杂交籼稻生产史上没有自己选育结合的历史,使我省杂交籼稻的选育进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作为科研尖兵的杨图南自然会有更多的选择机遇,也曾受到物质条件的诱惑,亲属朋友多次劝其出国发展,但是他难舍这片深爱的土地,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的全部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的“三农”事业。他精湛的科研水平和高尚的人格获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1988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侨界优秀知识分子,并获侨界“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受到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江苏省“爱国奉献奖”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997年,他光荣的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英雄,中国梦的成功铸就需要先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缅怀历史为铭记,更为传承。正是无数像杨图南一样的先辈科研工作者,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凝结起一代代中华儿女激情奋进的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撰文纪念致敬杨图南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旨在进一步弘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杨图南虽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杨图南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科技强国信念,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伟大的事业。 

 

附:杨图南生平简历

杨图南(1938—2005) 汉族福建泉州人1961 年 7 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同年 9 月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197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 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82 年任镇江农科所副所长1984 年任镇江农科所党委委员1987 年从中级职称直接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88 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当选为镇江市第九届人大常委、第七届政协委员1989 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侨界优秀知识分子 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 年当选为镇江市第十届人大代表1997 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兼任镇江市农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种子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镇江市农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农业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顾问等

杨图南一生致力于水稻育种科研工作50多次赴海南、福建进行南繁加代育种培育出早、中、晚籼、粳、糯水稻新品种、新组合20多个如高产糯稻“桂花糯”、中熟早稻“竹系26优质晚粳稻“青林9号”“镇稻2号”“镇稻3号”及“镇籼232”等累计推广1亿多亩增产稻谷30多亿公斤获各项科技成果奖33项次(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1 项)发表论文40余篇199912月退休 2005年7月8日病逝

 



热点活动
苏容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