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山茶映留园,古韵姑苏今胜昔  

视频 邱博 王晨旭 茹军 徐亦丹 陶蓉 董双 郑玲玲 

海报图 茹军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苏州留园,春日暖阳轻抚着粉墙黛瓦,一树树山茶花正肆意绽放,将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装点成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

  人间四月天。随着涌动的人流,记者来到一处庭院。花坛中,一株翠柏,一株山茶,相互缠绕,连理共生,这便是著名的“留园十八景”之一——“古木交柯”。

  抬头望去,朱红色的山茶花,花瓣层层叠叠,在枝头簇拥成团,恰似一道瀑布,倾泻而下,与旁边墙垣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立体国画。微风拂过,几许花瓣飘落,旋即停歇在飞檐之上,为古朴的园林增添了灵动之韵。

  “太美了,这才是真正的江南!”身着苏式旗袍的内蒙古游客张志文举起手机,从各个角度拍摄这道山茶花“瀑布”。趁着春日,她与小姐妹专程来苏州游玩,“站在这里,感觉像穿越了时空。”

  留园始建于明代,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留园与茶花的渊源,要从第二任园主刘恕说起。刘恕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藏书家,性嗜花石,尤爱茶花,不仅在园内遍植山茶,更著有《茶花说》传世。时至今日,茶花依然是这里的特色传统花卉,成为留园的一张名片。

  十八学士、比尔美人、红梅布尔……近200个品种的山茶花遍布于园子各个角落,与曲廊、亭榭、漏窗等建筑交相辉映。留园的五峰仙馆,因其梁柱均为楠木,又称“楠木厅”。在该馆正中,一株金山茶搭配冬青、金橘等花卉植物,巧妙组合成艺术盆景,被摆放于雕花圆桌之上,引来众人围观拍照。

  山茶花的娇艳与古建筑的质朴,在岁月长河中相互映衬,这背后,也体现着苏州对留园久久为功的精心呵护。留园管理处副主任叶枫告诉记者,抗战时期,留园历经战火,近乎荒废。1953年起,苏州组建一批园林专家与古建工人,秉持着“修旧如旧”理念,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修复之路。他们四处收集资料、寻访专家,从园内的一梁一柱、一砖一瓦入手,力求完整还原其最初的风貌。比如“古木交柯”,由于时间久远,原来的老树于上世纪50年代枯亡。为了还原盛景,留园修复人员找到老者考证,对着古画研究,费尽心思,才有了如今古柏山茶交柯连理的奇妙意境。

  留园花开得绚烂,古建也在焕发新光彩。走进涵碧山房,四周的横梁立柱表面平顺光滑。去年,留园进行新一轮古建修复过程中,漆作部分特别采用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一麻五灰”工艺进行修缮,不仅有效提升古建的漆面质量和耐久性,还增强了其光泽,复原古韵。

  “修复只是基础,日常的维护同样关键。”叶枫说,留园不仅有专人每日巡查,还每年对古建筑进行数据实测,以便精准制定修复方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留园的春天何止山茶!玉兰、杏花、海棠、樱花等竞相开放,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远翠阁正前方,一座明代遗存的石雕花坛静静伫立,侧边的狮、鹿、马等瑞兽浮雕栩栩如生。

  “这里充满东方韵味,古老建筑与自然景观如此和谐,就像梦中的仙境一般!”德国女孩Susanne漫步留园,不断按下相机快门。“虽然我是第一次来苏州,却已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一定要将这里的美记录下来、带回家乡,让亲友们一同感受。”(张珺 宗志鹏)

 

 



热点活动
苏容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