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首个跨区域跨层级的经营主体在省际交界处闯新路

记者近日在沪苏浙交界处看到,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区域的方厅水院建设现场,太浦河上塔吊林立,有两栋建筑已经初具雏形,几十名工人正在进行幕墙视觉样板的安装等工作。

  方厅水院是两省一市交界处的标志性跨域建筑,在四角分别设置了沪苏浙皖四个主题展示空间,中间用3座步行连廊连接,具有人文交流、文旅休闲与国际会展等功能,建成后可以实现“一天逛遍沪苏浙皖”。

    方厅水院建设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建成一座跨三地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听起来很值得期待,个中不易却鲜为人知。

  “依照传统流程,像方厅水院这样的项目需要按省界一拆为三,再由三地分别按各自流程进行审批,即针对一个审批事项,要准备三套材料,跑三个窗口,盖三个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伟说,得益于制度创新,水乡客厅审批建设采用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委托上海市青浦区审批的模式,再由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作为主体进行建设,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主体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跨域工作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需要在理念和制度统一的基础上发挥‘乘数效应’。”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翊元介绍,长新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长三角首个跨区域跨层级的经营主体,由沪苏浙两省一市等额出资、同股同权,公司的董事长、监事长、财务总监采取轮值模式,经营管理团队实行市场化招聘。具体来看,资金来源包括两省一市的财政和国资,出资主体包括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等所属的国有企业,这种跨层级的模式,避免了公司只说一地“方言”,不说符合共同利益的“普通话”。

  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注重协同性,还要聚焦高质量。按照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到2035年,方厅水院区域相比基准情景碳减排率将达到80%。此外,在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助力下,水乡客厅正稳步推进“光储直柔系统”“水陆联动的绿色智慧交通体系”等低碳发展举措,持续探索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从昔日的省际交界薄弱区域,到如今展现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水乡客厅前期在跨域项目建设中探索出的一体化审批、一体化建设成果,已经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朱翊元说,如今,公司一边建设、一边谋划招商事宜,勇闯新路,以期孕育出更多创新果实。(记者胡洁菲、顾小立)



热点活动
苏容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