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赋能,中车戚墅堰所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06-24 16:15:18
来源:长三角资讯网 浏览:
走进低压金属型铸造车间,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闷热异常、四面灰墙的场景,而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机器和自动化的产线。中控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机器人自动下芯和取件,“一键浇注”……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铸造产业,正在位于江苏常州的中国中车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车戚墅堰所一展新局。据介绍,与传统砂型铸造相比,在金属型铸造产线,用工数可减少一半,下线的铸件表面美观度更高,综合力学性能更优,整体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成功转型的背后是中车戚墅堰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支撑。作为江苏省和中国中车的产改双试点单位,为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戚墅堰所按照产业工人的岗位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产业工人“6+1”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技能认定—实训开发—晋升拉动—竞赛选拔—考核评价—表彰激励”的“六位一体”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和以“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产业工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了一批以全国劳动模范刘云清、全国技术能手陈士华为代表的领军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梯队。以技能培训和人才育成为出发点,建立中车戚墅堰所朗锐人才中心产业工人项目部,新建无损检测、机电维修、智能制造、精益生产、装配钳工等5个实训中心,构建“人才发展中心+实训中心+专家讲师+课程开发”的四位一体培训资源体系,深化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推行科技项目产业工人组(序列)、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产业工人重点项目激励协议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使广大产业工人创新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以劳模工匠为主体的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孵化器,累计取得了300多项创新成果,33项专利(发明专利8项),其中14项成果获全国、省、市等荣誉。
为了解决创新工作室“单兵作战”融合创新能力较弱、突破创新成果不多、协同共享机制不畅等问题,戚墅堰所又探索建立了“戚墅堰所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联盟”,着力打造工作室联合创新的新高地。工作室联盟的成立,不仅打破了制度性壁垒,形成了有效的协同机制,更让工作室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向多专业融合的集智创新,为之前一些无法解决的跨专业技术难题、工艺流程卡点难题、专用设备研发难题等创造了联合攻关的平台。
2018年,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剑云命名的张剑云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它是戚墅堰所轨道交通铸造及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工作室,承担了轨道交通机械类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制备工艺研发的重任,肩负着在传统金属铸造领域铸就“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被评为荣获常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常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成立之初,工作室就确定了金属材料及制备工艺的研究方向,抽调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产业工人和青年技术骨干,配备了中频炉、真空炉、差压铸造等科试设备。工作室积极参与复兴号高铁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成功开发出铝基复合材料、高蠕化率大功率活塞环、ADI奥铁体等先进材料,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累计开展科研攻关122项,取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重点参与的“高速动车组铝合金齿轮箱铸件成型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研究”项目获评中车科技成果三等奖、复兴号标准动车组铝合金齿轮箱成型工艺革新和质量控制获评常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除此之外,该所还打通职业发展壁垒,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培育集技师和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张剑云、莫俊超等一批在金属材料和成型工艺领域颇有建树的技能大师,以及杨余明、陆堰龙、张学斌等一批优秀的产品生产加工技能大师不断涌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车戚墅堰所在岗员工3200余人,一线技能人才1500余人,其中技能人才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例达到98%,高技能人才占比达60%,技师240人,高级技师136人,特级技师1人。全所现有大国工匠1人、江苏工匠4人、龙城工匠4人、高铁工匠7人。
随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中车戚墅堰所技术创新项目实现全面突破,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近四年,全所产业工人共有15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等国家、省、市级荣誉和奖励。产业工人参与的专利成果25项,参与拟定的行业标准20项,国家标准10项,国际标准6项。
“如今,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支撑。”中车戚墅堰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戚墅堰所将继续以人才引育为抓手,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业隐形冠军。
相关新闻
-
长三角资讯网
-
长三角资讯网
-
长三角资讯网
-
长三角资讯网
-
长三角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