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璨:我的山西之旅
发布时间:2023-08-07 10:21:31
来源:胡璨 浏览:
长三角资讯 (图文/胡璨)自从去年解封之后我一直很想出去转转,但一直没有具体的目的地,我对山西也一直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了解,只是有一天偶然间看见朋友圈的推荐海报,觉得性价比还不错就报了团。好巧不巧在走之前,有幸读到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在长途大巴车上的漫长旅途中,我慢悠悠的看着大作家笔下有关于山西的描述,真的很奇妙,揣着期待与小小的不安,我竟然一晚上都没睡着就到了山西。
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陕西隔河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邻,总面积约15.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左右,2022年全省GDP2.56万亿,略高于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苏州的GDP总量,因此说它贫困是有一定的根据的。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也讲到了他对于山西的初始印象:“闭塞、贫穷……” 要不,怎么会有《走西口》这样凄婉动人荡气回转的民谣的经久传唱呢?它应该是老一辈山西人讨生活的真实写照吧!山西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不像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那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省内高原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山地、丘陵、塬地、平原次第交错呈现,造就了独特的地形地貌,仅山区面积就占了总面积的80%左右,但它却是一个资源型大省,煤、铁等矿产资源储量相当丰富,素有“煤乡”之称,人们用“掘地三尺就有煤”来形容它的储藏量之丰。它的煤炭出口、外运以及该产能转型应该是全省各地的支柱产业。记忆中我的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就从事经营过山西的煤、焦、铁、硅铁(炼铁用的一种铁矿石)贸易,只是后来能源限制出省才渐渐地落没了这项业务……
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著名的“壶口瀑布”景区就位于山、陕两省交汇处,我们团的第一站就是这里。春天的壶口瀑布被午后的阳光笼罩,激流如千军万马一般,冲破“壶口”倾泻而下,垂直跌落在幽深的水槽之中,呼啸着翻滚着向游人奔扑而来,几十米高的落差激起了层层的水雾,泛化成烟,又变成了雾气,水雾随着一阵阵春风飘摇而来拂过脸颊,一丝丝的冰凉,甚是惬意!据导游介绍,近期受上游降雨减少影响,壶口瀑布水量只是雨季的六至七成左右,但瀑布仍如无缰的野马横冲直下,形成了一阵阵冉冉升腾的白雾,一遇到阳光就变成了绚丽灿烂的彩虹,甚是壮观!壶口瀑布被誉为“天下奇观,中华之魂”,歌剧《黄河大合唱》的舞台背景就是以此处取景的,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彰显了母亲河的波澜壮阔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浪拍岸,山石吞浪。时值春夏,也是畅游探访捕捉母亲河的高光时刻,因此,这里也俨然成了众多摄友的极致追求! 壶口瀑布景区的门票是分全价和半价的,军人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票……由于我们是中午时分到达壶口瀑布景区的,一下午的壮阔振撼的观光游览,真的让人耳目一新!行程安排的下一站是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我们在附近的一处饭店用完晚餐后,又匆忙安排上了下一个景区的行程。
入夜,一路的劳顿并没有使我很快入睡,心里想的是曾听得父亲说过的事情。父亲年轻时是经常跑山西的,他的三舅那个时候部队驻地就在晋东南的长治市,而壶口瀑布所在的吉县,它们两地的距离应该差不多只有二百多公里吧?如果时光倒流,父亲现在还在从事着他那时的贸易,他应该是在和我游玩的这个城市、这个旅游的景区相距不远的地方,他一定会驱车前来迎接我的到来,问问我的行程、问问我此行的美好感受吧……三舅爷所在部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野战医院(当时三舅爷爷是该院的外科主任,后调到南京军区即现在的东部战区临汾旅部队医院,离休后享受正师待遇),他一共有五个子女,老大老二大我的父亲五至六岁,他们正好与我的父亲搭挡一起做这个跨省的贸易,将能源大省的煤炭、焦碳、生铁等资源用火车皮报运(报火车皮计划,然后用火车运输)到苏南的铁路货运站点,然后再用汽车短拨运输到一些铸造厂、砖瓦厂,甚至是一些钢铁厂、水泥厂等等,据父亲说,他30岁上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那段全国人民的“下海潮”,借着这层自家兄弟的关系,他们当时的贸易可谓是红红火火,但可惜的是,晋东南的长治并不在我们此次的团游之列,不然我也可以趁此机会去寻访一下父亲当年讨过生活的地方呢!
躺在大巴车的卧铺上,我迷迷糊糊渐进梦乡,突然有一阵嘈杂声把我拉了回来,窸窸窣窣的交流声,惊扰了我的睡意,我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也就刚刚才过去20分钟而已,于是我打开了备忘录,想记录下一天的感受,但很快车子又启动了起来……我喜欢在它前进时开始入睡,这样车上便会安静许多,也许是外出警醒的本能,我的睡眠实在太浅了,闭上眼后渐渐地我感觉好像在海上坐轮船一样,车上有个会吹口琴的大爷时不时地来一段小曲,配合着颠簸的山路,闭上眼静静感受,我又有种身处开往莫斯科列车上的感觉,amazing……
翼日一早,我们来到了第二个目的地五台山,这是我国北方的佛教圣地,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只可惜我还是个在校学生妹,对宗教信仰之类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看了看它的宏伟建筑,求了个姻缘签,虽心怀乾坤,但预测的结果却是情感不顺……师傅开悟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一趟五台山,一方净土,三炷清香,愿所愿皆所求;三分求,七分修;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借此吉言,一切随缘好了!下午,我们又驱车前往晋中的平遥古城,见证了始建于周宣王时期的这座古老的城池。据史料介绍,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御外族侵扰,该城池前前后后经过十多次补修扩建,其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城内的重点民居其布局风格以及建筑结构堪称民间建筑的极品。它的木雕、砖雕、石雕囊括了中国民间建筑的所有的精华,算得上是民间建筑的集大成者。
距离平遥古城不足百公里的乔家大院,是我们行程的第四站,它位于太原市北面的祁县。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祁县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后又经过乔家几代人的多次扩建,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其用料及装饰堪称国内领先。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真实的再现了这一场景,这里也可以用一句话作一个人的慨叹:“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样的场景真的让人唏嘘良多!
行程第四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北部忻州市的雁门关旅游景区。人们说“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可见它的历史沉淀有多么厚重。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有着“中华第一关”的美誉,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雄关要塞。它扼守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之间的通道,是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雄之地。“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在古代,雁门关一直处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最前线。千百年来,关于雁门关的故事不仅在史书和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如今在不少电影、电视剧中都能看到雁门关的身影。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设关城,戌卒防守。据《唐书·地理志》记载:“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明清以后,随着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探古寻踪,感念我泱泱华夏之伟大!壮哉!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0余公里,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据史料介绍,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悬空寺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80多尊,这里留下了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叹其为“天下巨观”。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面对这样的奇观,我也只能附和古人以“壮观”来结束这段行程了!
大同的云冈石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据导游介绍,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6世纪时期我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水平……
回望近七天的游程,从壶口瀑布、五台山,到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再入雁门关、登悬空寺、观云冈石窟……这一路走来,好多好看的地方,因为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这样的远门(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所以我可以更加放飞自我、用自己的眼睛独立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的一切,从土木建筑之伟,到山河表里之美,这个低调的省份,正逐渐抖落身上的尘土,向世人散发它耀眼的光辉。我的文字有些匮乏,不能像文学大家那样用深遂的视角去发现它的不足抑或是富庶,富庶抑或是不足,只能觉得它实在是“震撼”!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历史痕迹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常常在不经意间被世界打动……很多人都说山西有啥好玩的啊?其实我觉得无论在哪旅行,只要静下心来感受,总能发现美。山西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3000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从这一视角来看,山西又是极其富庶的,这恐怕就是余秋雨《抱愧山西》的主要原因吧。
我很喜欢我的山西之旅,下次还来!
胡璨,女,2000年9月生,热爱文学、旅游,高中时期就尝试业余写作,曾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毕业于南京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