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社会帮扶凝心聚力
长三角资讯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今年,农业农村部联合9部门出台《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牵头出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过渡期内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强化创新驱动,健全产业链条,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协作帮扶方式进一步优化,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消费帮扶交易额平稳增长,市场化帮销机制作用逐渐凸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开局良好。
特色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虽已入冬,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镇小黑寨的村民却干劲十足,忙着对枇杷树进行更新换代,种植台江县农业农村局从西南大学引进的“华北1号”新品种。台江县确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推进“稻+”、渔业、以枇杷为代表的精品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对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产业进行巩固提升。
今年以来,各地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832个脱贫县启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一主两辅”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为构建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养殖和现代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3+3”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四川省广元市建立起一整套保障支撑机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全市年滚动储备产业发展项目1000亿元;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35亿元投入脱贫产业发展。广元市坚持全产业链开发、集群化发展,整合脱贫产业的精深加工业,建成8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2%;农产品产地批零市场、电商销售网络、冷链物流快递站点实现全覆盖,农产品电商销售率达45%以上;做优农旅文融合产业集群,农业休闲旅游产值达110亿元。
进入新阶段,各类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一步聚焦脱贫地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截至10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已储备实施产业项目17.8万个,涉及财政衔接资金1370多亿元,占比超过50%;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23.48亿元。农业农村部指导脱贫地区开发特色产业保险险种,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同时,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从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科技服务、主体培育、人才培养、产品销售等工作持续推进。依托产业技术专家组、农技特聘员、产业技术顾问等,90%以上的脱贫县实现了主导产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近800亿元。在重点帮扶县,目前已组建600多个产业技术顾问组,支持培育高素质农民4.2万人。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湖北小稀藤茶叶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每斤高出市场价3元的价格收购藤茶鲜叶,辐射面积达两万亩,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订单生产、托管代养、股份合作等方式,生产经营主体与脱贫人口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为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52元,比去年实际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4个百分点。
社会帮扶力量持续壮大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南岸村,今年接待游客量已达11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3.2万元,较2017年增长两倍。这都归功于央企华侨城的帮扶建设。华侨城集团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等多业务特长,建设和运营近30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年均接待游客量达4000万人次。
今年以来,社会力量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用市场化手段激活乡村资源活力,让沉睡的资源成为增收的源头活水。
国资委组织推动进一步优化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上架产品8800多款、累计交易额4亿元,架起市场和农民之间的“惠民桥”。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惠三农”APP,农民网上预约、“踩点儿”卖粮,引导农民科学种粮、储粮、节粮。目前已注册用户70余万,预约售粮超3500万吨。
中国石化率先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系统投入帮扶资金不少于15亿元,助销扶贫产品不少于40亿元。针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较差的西部重点帮扶县,计划每年投入资金增长10%。
国家电网聚焦乡村供电建设,今年安排投资1104亿元,截至9月底项目竣工率达70%,农村户均停电时间同比缩短1.5小时。“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7552亿元,进一步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加快传统农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96家中央企业已在246个帮扶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5.95亿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25.3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33.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10.15万名,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23万人。
央企做“大”做“强”,民企做“精”做“深”。福建浦城县实施“回归工程”,已引进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超20亿元。菜鸟驿站在全国1000多个县域、3万多个乡村开通菜鸟公共服务站,打通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
消费帮扶规模快速增长
来自广西大化的“圳品”七百弄鸡进入深圳多个大型商超,受到市民热捧;百色“圳品”芒果礼盒上架销售后,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0%……深圳创新打造“圳品”消费帮扶城市品牌,今年已将110个消费帮扶产品纳入体系,“圳品”在深销量较以往同期平均提高了30%。
今年以来,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累计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过4500亿元。
安徽省合肥市地铁上线13列“消费帮扶专列”,刊登340块灯箱广告,滚动播放60个LED宣传视频,打造全方位立体的“消费帮扶”推广矩阵,帮扶76个县(市、区)、共计550家企业600多个优质特色帮扶产品。
北京市丰台区致力于打造高效畅通的产品供应链,实现脱贫地区优质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今年已实现消费帮扶4亿元。
今年,重庆市出台消费帮扶100项重点推进工作,对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鲁渝消费协作、市级帮扶集团帮扶、“一区两群”区县协同发展等机制,畅通电商帮扶渠道、产销对接渠道、帮扶产品专销渠道、直采直供渠道。奉节县与山东省深入协作,将“万吨奉节脐橙进山东”打造成“鲁渝一家亲,山城好味道”消费帮扶行动的特色活动。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搭建832平台,对供应商、采购预算单位均实行“零收费”政策,买卖双方不需要承担任何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平台覆盖832个脱贫县,通过需求端拉动,带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惠及230万农户,累计交易额160亿元,今年已实现交易额80多亿元。
今年“双11”活动期间,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线消费帮扶板块,832个脱贫县和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产品销售总额分别实现15%和20%的同比增长。
全国消费帮扶总额平稳增长,其中各级政府部门直接采购量相对平稳,市场化帮销机制稳步提升,今年所占比重已超过60%,消费帮扶中的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