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非遗新时代,绿水青山展笑颜
长三角资讯 北京时间11月8日17点07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评审结果,山东省潍坊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第四个、山东省第一个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第一时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作为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地区,潍坊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创意经验、文化成果与多元化文创人才和管理模式,通过文化的创造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意城市网络发展宗旨与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战略举措高度契合,成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对于潍坊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赋能乡村,培育非遗生命力
初冬时节,走进潍坊高密市聂家庄,“90后”聂鹏正在自家工作室教乡亲们制作聂家庄泥塑老虎。
聂鹏自幼跟父亲学习泥塑制作技艺,从小耳濡目染,与泥塑结下了不解之缘,对3类泥塑几十个品种得心应手。同时,他注重对泥塑项目进行创新,既保持了传统根本,又增加了现代生活元素。在聂鹏带领下,如今聂家庄及周边地区从事泥塑学习制作的群众有数十人,成为大家致富增收的好途径。
潍坊近年来发挥典型乡镇(街道)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与家庭作坊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模式,以“软文化”啃“硬骨头”,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以非遗传承人作为牵头人,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的空间,帮助本地有意愿的群众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带动就业增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利用现有的传统工艺传承所、企业厂房、手工作坊,吸纳就业人群,进行培训后加工生产非遗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潍坊还以非遗融入现代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产业的再次发展。比如,当地以昌邑华裕丝绸公司为代表的丝绸企业,一方面大力采购现代化先进生产设备,另一方面通过对柳疃丝绸技艺的完整保护和留存,先后培养20多名传承人。促进生产的同时开展技艺传承,实现年产各类真丝绸300多万米,产值 6500多万元。非遗与产业的结合,为古老非遗技艺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元素,提供了新动力,实现了非遗保护发展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李义龙介绍,“十四五”时期,潍坊将进一步挖掘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传统工艺技能培训,结合全市非遗志愿服务者队伍,让广大非遗传承人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多方参与,打造非遗向心力
创意城市网络创立于2004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文化品牌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城市间的国际合作,鼓励城市在“文化和发展”的全球战略框架下,建立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
过去几年,潍坊把非遗创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断加大创意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当地着力打造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产业链条,将潍坊建设成为世界手工艺创意新高地。
走进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写有“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的牌楼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潍坊风筝制作基地,年制作风筝8000多万只,产值超2亿元。“潍坊风筝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只有不断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走得更远。”坊子区风筝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铁源表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40多年来,王家庄子村潍坊风筝产业越做越红火。如今,村里很多年轻人居家开起了网店,网络销售已成为潍坊风筝走出去的主要渠道。
2019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打造了一个集非遗展示、交流、保护、传承、研学于一体的合作开放平台——十笏园非遗空间,并结合项目招募创新性地联合发起了“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潍坊风筝、潍坊核雕、诸城古琴等首批具有代表性和落地运行功能的重点非遗项目入驻了非遗空间。该模式是由政府牵线,在非遗发展过程中引入适度的市场机制,促使其优胜劣汰,以压力激发活力,并借助此种方式为非遗生存寻求新的路径,在保护性原则的大前提下,吸引资源投入、推动其活态传承。
权文松说,潍坊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众多的传统工艺项目,但部分传承人受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限制,传统工艺在工艺创新、题材创新、文化创意和适应时代需求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后期,潍坊将聚焦保护,站在坚守文化理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角度,重点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和再现非遗技艺。
多样探索,非遗更具亲和力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北部沿海地区紧靠黄河入海口,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东夷文化的核心区,是齐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道承齐鲁、襟连海岱”的美誉。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源自于2010年创建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为潍坊市全境,是齐文化形成的核心地带,具有海岱之间半岛性复合型文化的鲜明特征,是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中华区域文化类型。
为实现活态传承,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尤为注重做好“非遗+”文章。
比如“非遗+景区”打造文旅融合新热点。当地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青州古城进行非遗展演,每年投入120万元,全年演出700场次以上,吸引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每年带动经济效益达15亿元。
非遗项目传承如何突破传统师徒制的口传心授,以便扩大传承人群?潍坊市近年来也进行了探索。当地通过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探索形成了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比如潍坊聋哑学校,近年来探索开展非遗职业教育。一方面,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定期开设非遗专业课;另一方面,与社会企业、创意园区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几年时间里,已有数十名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靠非遗技艺找到了工作。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刘绍芹认为,非遗职业教育通过平台建立、课程开发、教材编制、专业融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成果推介等形成完善的非遗传承体系,实现了学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同时,通过打破行业界限,实现了开放办学、联合办学的办学创新。最终的目标是借助创意的力量,依托政府部门的引领和行业协会的专业力量支持,以学校作为非遗传承的主阵地,提高特殊学生、职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文/苏锐)